Conference Agenda

Overview and details of the sessions of this conference. Please select a date or location to show only sessions at that day or location. Please select a single session for detailed view (with abstracts and downloads if available).

 
 
Session Overview
Session
GCREC - 房地产综合议题1
Time:
Sunday, 16/July/2023:
9:00am - 10:30am

Chair: Jiayu ZHA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ocation: CYT 607

Room 607, 6/F, Cheng Yu Tung Buildi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中文大学郑裕彤楼 6楼 607 室


Show help for 'Increase or decrease the abstract text size'
Presentations

决策共谋下城市住区更新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博弈行为研究

Jiayu ZHANG, Xiaodong YA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城市住区更新是我国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住区更新中实现“决策共谋”是形成多方利益相关者满意、促进更新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然而,在决策共谋下制定城市住区更新决策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决策过程中涉及地方政府、更新企业和业主等多个核心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不仅在利益之间有制衡,而且在决策中会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为。因此,城市住区更新决策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行为选择和相互博弈将影响最终决策制定。为了探讨城市住区更新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在决策共谋背景下将做出怎样的行为选择,并通过行为博弈影响最终决策的制定,同时探索如何通过优化行为选择以促进更高质量的更新决策制定,本文将确定在决策共谋下城市住区更新地方政府、企业和业主的行为演化过程及稳定集合、最终决策结果。利用数值模拟分析,展示不同参数下利益相关者行为演化的趋势与波动,确定优化利益相关者行为的条件。研究发现:行为稳定集合包括(消极管理,忽视意见,反对获利)、(消极管理,忽视意见,同意获利)、(积极管理,忽视意见,反对获利)和(积极管理,协调意见,同意获利),在地方政府积极管理,企业协调意见和业主同意获利的最佳行为集合下可得到“无矛盾下的更新”决策,且业主行为受到其他主体行为演化影响。建议调整中央政府的支持、税收减免额度、增量收益分配、企业的正负面激励条件以优化地方政府或企业行为。



住房公积金制度包容性如何影响流动人口市民化?

Yidong Wu1, Yuanyuan Zha1, Shichen Li1, Honghong Gui1, Chundi Jiang2

1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People's Republic of; 2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People's Republic of;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保障居民住房权力的重要工具、收入分配的重要渠道、社会财富分配的重要纽带,对于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了2017~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各市住房公积金年报数据,实证分析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包容度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房公积金制度包容度提升能够显著增强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稳健性检验表明,在更换估计方法及核心变量定义方式、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安慰剂检验后,本文结论依然稳健。机制研究发现,城市住房公积金制度包容度提升可以通过增强流动人口的心理融合程度、促进流动人口住房自有两种路径影响市民化意愿。异质性分析显示,住房公积金制度包容度提升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会随着城市、个体、家庭、流动特征差异而变化。相对而言,住房公积金制度包容度提升对一二线城市、省会城市、中青年、已婚、受教育水平中等及以上、体制外就业单位、家庭月均住房支出较大、流动范围较大的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了三点针对性建议:鼓励城市落实主体责任,因地制宜实施差别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城市流动人口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完善住房公积金政策,满足流动人口基本住房需求。本文提供了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优化对流动人口市民化影响的微观证据,可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水平与城市蔓延

FAN Jianshuang1,2, WANG Yuanjia2, Lin ZHOU1,2

1China Academy of Housing & Real Estat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对社会经济体系和城市空间结构均产生了深刻影响。理论上,数字经济对城市蔓延不仅具有直接抑制作用,还会通过提升创新发展水平来间接抑制城市蔓延。实证上,本文测度了2011-2019年中国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创新发展指数,并以LandScan全球人口动态数据测算了城市蔓延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市蔓延的直接影响,并借助中介模型检验了创新发展水平对数字经济影响城市蔓延的中间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抑制了城市蔓延,这一结论在选取历史数据、球面距离作为工具变量、引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在基准回归模型中引入数字经济的二次项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和城市蔓延呈现倒U型关系。中介作用机制的分析显示,提升创新发展水平是数字经济发挥空间集聚效应、抑制城市蔓延的重要机制。最后,采用门槛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在城市创新水平和用户规模突破临界点后对城市蔓延会产生更强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该作用也会发生变化,另外还能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抑制邻近城市的蔓延。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东部城市数字经济对城市蔓延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推动了城市蔓延动因以及数字经济抑制城市蔓延的效应、机制和地区差异的理解。



都市化與高雄厝房價:階層線性模型分析

Yun-Ling WU, Cheng-Hung Tseng, Jui-Che Lin, Tzu-Hsuan Huang, Ying-Jung Yang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Taiwan;

因應環境氣候的變化與消費者環保意識的抬頭,台灣高雄市政府繼綠建築後,在高雄市推出一款高雄市獨有的綠建築產品,名為高雄厝。我們使用高雄市9個行政區的特許高雄厝綠建築住宅價格資料作為分析樣本,以階層線性模型(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 HLM)分析市內各行政區高雄厝的價格差異程度與原因。實證結果顯示,高雄厝住宅特徵與總價的關係,會隨著高雄市各行政區都市化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且都市化程度越低的行政區域,高雄厝價格越低。再者,都市化程度不只對高雄厝住宅總價有直接顯著影響效果,更會透過個體住宅特徵調節高雄厝住宅總價。



环境规制、资源禀赋和创新创业活力:中国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城市的比较

Jian Shuang FAN1,2, Dong Tao LIU2

1China Academy of Housing & Real Estat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People's Republic of; 2School of Manage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现有文献主要关注环境规制(ER)对创新创业的影响,以及资源禀赋(RE)的影响。然而,关于ER和RE对创新创业的影响却知之甚少。本文试图填补这一空白。利用2009-2020年中国274个地级市的数据,将样本分为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检验ER和RE对创新创业活力(IEV)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非资源型城市还是资源丰裕度相对较差的资源型城市,ER对IEV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当ER或资源丰裕度的强度处于不同区间时,影响程度不同。我们还发现,在资源丰富的资源型城市,ER对IEV具有负向影响。对于资源型城市和RE相对丰富的非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存在于城市创新创业的综合领域。



城市蓝绿空间、邻里剥夺与自评健康——来自杭州的证据

Dongsheng ZHAN1,2, Jiale ZHOU1,2, Xiaofen YU1,2, Wenzhong ZHANG3, Yufeng WANG1,2

1School of Manage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2China Academy of Housing & Real Estat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3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城市蓝绿色空间对人类健康的改善作用已受到广泛认可。然而,在人口密度高的发展中国家,人们对城市蓝绿空间与自评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邻里剥夺是否会调节城市蓝绿空间对健康结果的积极影响知之甚少。本研究利用城市健康体检项目的大规模调查数据以及地理空间数据,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测量杭州市的城市蓝绿空间,通过多层次线性回归模型探索城市蓝绿空间、邻里剥夺与自评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城市蓝绿空间可达性和整体蓝绿水平相比,城市蓝绿空间的感知质量对自评健康有更显著的影响。此外,调节效应表明,城市蓝绿空间的感知质量对自评健康的影响会因邻里剥夺显著减弱或消除。结果指出,政府应该更多地关注居民对城市蓝绿空间的感知质量,提高剥夺地区的居民生活条件,进而改善当地居民的自评健康状况。对于高密度和高绿化水平的城市,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应适度地控制绿地面积,提供更多的蓝色空间,推动城市蓝绿空间协调发展。



杭州市住宅楼盘摇号中签率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探测

东升 湛1, 添涵 杨1,2, 晓芬 虞1,2

1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

自2018年杭州实施商品住房公证摇号政策以来,新建商品住宅摇号中签率已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但却很少有研究深入探讨杭州市住宅楼盘中签率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本文采用2018-2020年杭州市商品住宅楼盘摇号中签率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方法探讨了杭州市住宅楼盘中签率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从空间格局上看,杭州住宅楼盘摇号中签率呈现出中心边缘结构特征,西部地区住宅楼盘的摇号中签率明显高于东部地区。②报名人数,到武林广场距离,到市民中心距离,到西湖距离,到三甲医院距离等因子属性不同,住宅楼盘摇号中签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③购房报名人数、到市民中心距离、到地铁站距离、到三甲医院距离、到武林广场距离、到西湖距离、街道人口密度、附近3km房价倒挂等因素是影响杭州市住宅楼盘摇号中签率的最重要因素,均具有相对较大的因子解释力。④不同影响因子交互作用后对杭州市住宅楼盘摇号中签率具有更强的因子解释力。



 
Contact and Legal Notice · Contact Address:
Privacy Statement · Conference: 2023 AsRES-GCREC Conference
Conference Software: ConfTool Pro 2.6.150+TC+CC
© 2001–2024 by Dr. H. Weinreich, Hamburg, Germany